伟德官网手机版伟德官网手机版“信仰·青年說”三下鄉志願服務隊在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北堡鄉四道坪村開展為期一周的“三下鄉”志願活動已經圓滿結束。隊員們對社會實踐活動所蘊含的本質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接下來讓我們去看看隊員們的心得感悟吧!
張瑞恺:
時間過得很快,從學院出征儀式至今日,已是我們到北堡鄉的第七天,也是我們返程的日子。在這七天的時間裡,我們做到了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我們進行了勞動教育、社會調研、理論宣傳等活動,這過程的點點滴滴,我仍然曆曆在目,卻無法用筆一一記錄。這次“下三鄉”志願活動,我看到了同學們吃苦耐勞,一心一意為老鄉們服務的身影;我看到了老師們為了活動的順利開展,夜以繼日地去與當地的村民溝通協調;我還看到了在如此貧瘠的土地上孕育出的如此淳樸有愛的風土人情。今天的返程,村支書親自為我們敲鑼打鼓,歡送我們離開,在上車的一瞬間,我突然開始留戀起了這片土地,人生的主旋律就是離别,我也相信這一次的分離是為了下次更好地遇見。總之,這次“下三鄉”志願活動是豐富而有意義的,這不僅僅是一次社會實踐,還是一次人生經曆,是我一生寶貴的财富。
楊佳霖:
我院在清水河縣北堡鄉四道坪村開展為期七天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我很榮幸作為志願服務隊的一員參加這次活動,活動期間,我院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姚文帥老師在老牛坡黨支部舊址展館前向隊員們表示了親切的問候,并囑咐隊員們一定要認真學習老牛坡的紅色革命文化。
除了學習紅色精神之外,我們還與四道坪村的老鄉一起同吃同住,我們的“室友”便是村民張八十一,在一次閑聊中我們才得知其曾獲得呼和浩特市道德模範、2017年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與這樣一位英雄人物同吃住,對于我來說是一段特别的經曆,我從張大叔身上學習到了見義勇為、助人為樂、低調謙虛、樸實無華……這些精神将會是我一生的寶貴财富。
通過這次三下鄉活動,我明白了我們作為青年要飲水思源,未來畢業之後投身于家鄉建設,無論在什麼崗位,都要牽挂家鄉、心系國家,發揮我們專業的優勢,積極宣傳黨的理論成果,投身于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當中。
圖文編輯 | 白文旭
責任校對 | 聶子惠 杜金舟
欄目策劃 | 張子涵
責任審核 | 張大權
監 制 | 姚文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