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園地

【信仰·青年說】我院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第五天——總結交流

發布日期:2023-07-10    作者:     來源:     點擊:

天空是前路,山水是歸程

伴着鄉村振興的東風

我院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隊

在這個夏天揚帆啟航

讓我們跟着志願者的足迹

回顧本次實踐活動的精彩瞬間

一睹我院實踐隊員的卓越風采吧!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及習近平法治思想,引導同學們感受時代脈搏,将專業知識、自身前途命運與民族複興緊緊聯系在一起,并總結和梳理近期宣講工作,進一步加深隊員們對此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本質的感悟,宣講團舉行了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心得交流會。

7月9日晚上,“信仰·青年說”伟德官网手机版理論宣講團召開了北堡鄉暑期社會實踐心得交流會。

會議開始,由何梅英學姐向大家分享了她在本次社會實踐活動中的感受及總結。首先,對于“三下鄉”社會實踐的目的,何梅英學姐認為,教育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積累的過程,社會實踐最寶貴的收獲在于增長我們的閱曆,豐厚人生的積澱,在不知不覺中促進我們的成長與發展。接着,她強調了内師大為我們提供寶貴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機會與學校及學院對我們殷切的期待,并勉勵同學們理解社會實踐活動的重要内涵和教育意義。

唐文倩同學表示:我們參加了下田勞動、普法宣傳、黨務整理和志願清潔等活動。通過參與下田勞動,我們體驗了農耕的辛苦和樂趣,加深了對農民辛勤付出的理解。普法宣傳活動幫助村民提高法律意識和法律素養。黨務整理活動加強了我們對黨組織工作的理解,提高了組織能力和責任意識。志願清潔活動倡導環保意識,提高公衆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這些活動培養了團隊合作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為我們的成長和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我們相信,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我們能夠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李珉同學表示:我作為一名伟德官网手机版法學系的學生參與了此次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短暫的四天悄然流逝,如今隻剩回憶,盡管過程中我們遇到許多困難與阻力,但我們仍堅持将“三下鄉”進行到底,将知識與愛心傳遞。在北堡鄉中與村民們同吃,同住,同勞動。通過這次活動,我們積累了許多基層工作中的經驗。其中,不少活動都與我們的專業結合,例如普法以及理論宣講,十分具有專業特色,真正做到學有所用,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祖國美好未來貢獻出自己的青春力量。

陸蝶同學表示:此次“三下鄉”活動真正做到了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内容較為豐富,雖然路途遙遠,任務艱巨,具有挑戰,但是每一個挑戰都會鍛煉一個人的意志和品格,幫助我們在挑戰中不斷進步,不斷成長。“苦”是所有下鄉實踐活動給人的第一印象。誠然,習慣了城市生活的繁華便捷,習慣了大學校園的閑适安逸,而行走在田間地頭,忍受着太陽暴曬造成的那種心理落差确實是一種苦。如果這就是“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所為我們帶來的“苦”的話,在适應這樣的“苦”之後,要讓我為這段經曆作出總結的話,我依然會毫不猶豫地說:“不虛此行”。總而言之,這段行程,酸甜苦辣,這其中滋味我都甘之如饴。

吉祥同學表示:參加清水河縣的“三下鄉”活動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這次活動中,我親身體驗了農村的生活,與農民兄弟們深入交流,感受到了他們的辛勤付出和樸實善良的品性。通過這次活動,我對農村的發展和農民的生活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并對他們的努力和堅持充滿敬佩之情。我也認識到自己與農村保持密切聯系的責任,将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努力學習,為鄉村的振興貢獻力量。最重要的是,我發揮了自己所學專業的優勢,為村民解決了實際問題,為他們提供了法律幫助,宣傳了黨的思想,讓我真正明白理論聯系實踐的重要性。


圖文編輯 | 唐文倩 韓冰

責任校對 | 聶子惠 杜金舟

欄目策劃 | 張子涵

責任審核 | 張大權

監       制 | 姚文帥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