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歡的習總書記的一句話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額爾燈珠拉
“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甯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2013年9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哈薩克斯坦納紮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談到環境保護問題時提出的經典語句。習總書記的這句話為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赢理念作了生動比喻,為人與自然從沖突走向和諧指明了發展方向,也是人與自然雙重價值的共同實現。守望綠色,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重要内容。
我認為,“綠”不隻是花草樹木的綠,而是整個生态文明建設的“綠”;“富”不隻是個人财富的積累,而是整個中華民族物質和精神上的“富”。習總書記用樸素的一段話卻給我們講了意義深長的道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包含着三層含義,下面我談一下自己的理解。
一、既要“綠”也要“富”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與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聯系的整體,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關系。自然界是人類社會産生、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和前提,人類則可以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有目的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恩格斯指出:“我們連同我們的肉、血和頭腦都屬于自然,存在于自然。”自然是先在的,而人隻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産物,在開發自然、利用自然中,人類不能淩駕于自然之上,人類的行為方式必須符合自然規律。
生态文明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重大成果,也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必然要求。建設生态文明的過程中,我們始終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為目标,建設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會。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就是要“兩座山”,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從前,我們盲目的用綠水青山去換金山銀山,很少考慮環境的承載能力。現在,既要金山銀山,但是也要保住綠水青山,環境是我們生存發展的根本,隻有“留得青山在”,才能“不怕沒柴燒”。
二、現階段“綠”更重于“富”
進入工業社會以後,世界各國都出現了生态環境受到嚴重破壞的現象,1952年的“倫敦煙霧事件”便是經典例子。近幾年我國出現的霧霾問題牽動着每個人的心,正确處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關系迫在眉睫,不僅功在當代更是利在千秋。經過30多年的高速發展,我國的經濟建設取得曆史性成就,同時也積累了大量生态環境問題,成為繼續發展的短闆。龐大的人口對生态環境造成了重大且持久的壓力,經濟發展和資源匮乏、環境惡化之間的矛盾開始凸顯,各類環境污染呈高發态勢,成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
随着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老百姓從過去簡單的求溫飽變成現在的求環保,人民對幹淨的水、清新的空氣、安全的食品、優美的環境的需求日益高漲,生态環境在群衆生活幸福指數中的地位不斷凸顯,環境問題日益成為重要的民生問題。沒有生态就沒有發展。我們的祖國日益強盛,人民群衆的物質生活越來越富足,但生态環境的建設日益增加,成為一大難題,老百姓現在渴望生活在藍天白雲之下的願望比渴望漲工資的需求要多得多。自然資源一去不複返,我們不能盲目追求高速增長的經濟指數,而更應該注重生态文明建設,保護自然就是保護自己,治理環境保護自然的艱巨任務迫在眉睫。隻有保護好自然生态,才有資格談進一步的發展。因此,現階段保護綠色比追求富裕更加重要。
三、讓“綠”成就“富”
人類與自然是朋友關系,而不是主仆關系。人類與自然關系的問題上,必須以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為前提,克服目光短淺、急功近利思想,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并進的科學發展觀。這就要求人類的思維視點,不能關注于征服、改造、索取而是關注于共生、共赢、共榮。藍天白雲、青山綠水是長遠發展的最大本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态文明建設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的實現,保護生态環境就是保護生産力,改善生态環境就是發展生産力。”生态環境問題歸根結底是經濟發展方式問題,要正确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态環境保護的關系,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社會發展的每個角落,形成一種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把生态優勢可以變成經濟優勢、發展優勢,共同建設人民富裕、國家富強的美麗中國。讓“綠”成就“富”是一種高境界,是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過程,是發展觀念不斷進步的過程,也是人和自然關系不斷調整、趨向和諧的過程。
總之,保護好“綠水青山”、建設好“金山銀山”我們必須要走綠色生态發展之路,全面深化改革。“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環境治理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一個人、一個集體、一個單位、一個省市、一個國家能獨立完成的事情,而是需要我們全社會人的共同參與和共同進步才能取得的勝利,我們每個人對自己生活的土地多一分熱愛就能換來多一分綠色。
作者簡介:
額爾燈珠拉,女,蒙古族,中共黨員,内蒙古赤峰市人,2014級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政策專業學生。榮譽獎勵:2014-2015學年獲學業一等獎學金;2015-2016學年獲“優秀學生幹部”稱号;獲2014-2016年度校級“優秀學生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