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諾/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活頁
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必須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必須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立德樹人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核心,也是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本質要求。黨的十八大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明确了新時期“德”的科學内涵,為高校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賦予了新内涵、新任務和新要求。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高校是黨領導下的高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 辦好我們的高校,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 ……要堅持不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廣大師生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範踐行者。”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有着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曆史影響,我們應堅持将其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中心工作來推動。
一、 立德樹人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首要使命和根本任務
“立德”“樹人”思想在中國由來已久,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 “立德”思想可追溯到先秦時期提出的“三不朽”。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中有這樣的記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三者,被中國傳統社會士人奉為人生的“不朽”追求。其中,“立德”是從道德操守的角度,強調有高尚的道德修養,成為後世效法的榜樣,便能人格不朽;“立功”是從事業功績的角度,強調為國為民建功立業,為社會發展進步作貢獻,便能事業不朽;“立言”則是從思想言論的角度,強調著書立說,豐富人類思想成果,便能思想不朽。在三者中,“立德”居首,被視為“立功”“立言”的前提和基礎,這深刻反映了傳統中國社會對德和德育的高度重視。 “樹人” 思想也可回溯至先秦時期,《管子•權修》中有“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的說法,其大意是說,種糧食是為當年打算,種樹是為十年後打算,而培養人才則是為長遠打算。“樹人”思想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社會對人才及人才培養的高度重視。由于“立德”“樹人”兩個概念的關聯度較高,因而人們在實踐中逐步将它們直接聯系起來并合為一個詞使用。 深厚的曆史和無數事實證明,“德”不可能自然形成而需要“立”,“人”不可能自發成才而需要“樹”。“立”,是培育、修養、踐行之意;“樹”,是培養、造就、鍛煉之意。“立德”是為了“樹人”,而“樹人”首先要“立德”。離開“立德”談“樹人”,就會偏離正确方向,“樹”不好“人”;而離開“樹人”談“立德”,則會流于形式,“立”不好“德”。
立德樹人是中國共産黨興教辦學的優良傳統。中國共産黨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和弘揚者,一貫高度重視對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的傳承和弘揚。 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始終強調立德樹人的重要性。在毛澤東的德育思想中,德育工作是與政治工作、思想工作具有一緻性的,因為“思想和政治是統帥,是靈魂”。毛澤東非常重視立德樹人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強調“青年應該把堅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在1939年為延安“抗大”制定教育方針時,他把“堅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作為基本方針之一。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他強調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體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鄧小平在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過程中始終把立德樹人辦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形成了“德育為首”的教育理念。鄧小平曾指出:“我們的學校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人才的質量标準,就是毛澤東同志所說的,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體幾方面都得到發展。” 他還提出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不斷提高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江澤民将立德樹人教育納入“以德治國”的戰略體系,提出“德育首位”的理念。他指出,在各級和各類學校中“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胡錦濤對新時期新階段的教育事業非常重視,曾提出“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和方針。他指出:“要使大學生成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不僅要大力提高他們的科學文化素質,更要大力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隻有真正把這項工作做好了,才能确保黨和人民的事業代代相傳、長治久安。”
立德樹人是新形勢下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首要使命和根本任務。 黨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 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是第一次對立德樹人作為我國教育發展基本方略的深刻闡釋。在第二十三次全國高等學校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要堅持立德樹人,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書育人全過程。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這一命題包含兩個層面的意蘊:其一,我國的高校是社會主義性質的大學,大學的辦學方向必須體現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其二,我國的大學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大學,大學教育必須植根于中華文明的沃土,必須服務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必須反映中國最廣大人民群衆的意願,必須适應中國發展要求和世界進步趨勢。 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重要指示旗幟鮮明地指出了我們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首要使命和根本任務——立德樹人。
在新階段新時期,我們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抓住了教育的本質要求,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使命,這是符合教育發展規律和人才培養規律的。立德樹人,既彰顯了對中華傳統文化精華的繼承,又回應了當今時代社會發展進步的要求,同時也是對“重智輕德”傾向的糾治,它是在新的曆史階段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略,有着嶄新的科學内涵和豐富的理論意蘊。具體地說,我們今天立“德”就是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人”就是樹“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必須在教書育人的全過程、全方位、各環節積極弘揚、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中心工作
“核心價值觀,承載着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體現着一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标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順利發展的重要戰略部署,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重大戰略任務,它關乎民族的命運、關乎國家的前途,也關聯着每個公民個體的價值取向。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高校教育事業既有特殊的價值和意義,又是高校必須承擔的重要責任和使命。高校應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中心工作來抓,引導廣大師生樹立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明确了新時期“德”的科學内涵
“德者,本也。”(《禮記•大學》) 道德之于個人和社會都具有基礎性的意義,它的力量廣泛而深刻,不僅深刻地影響着人們的意志、行為和品格,也深刻地影響着社會的存在和發展。 每一個時代、每一個社會都有與其經濟基礎相适應的占統治地位的道德。如中國傳統社會奉行“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勇恭廉”的道德标準,西方現代社會追求“自由、平等、博愛”的價值準則。在當今中國社會,随着物質文明的不斷發展,精神文明也在不斷發展,道德作為精神文明的核心内容也在不斷進步,并且在社會生活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促進社會和諧和人的全面發展中處于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我國是一個有着13億多人口、56個民族的大國,确立全國各族人民共同認同的“德”,既關乎國家的前途命運,又關涉人民的幸福安康。黨的十八大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涉及國家、社會、公民的價值要求融為一體,既體現了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繼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體現了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國家、社會和個人三個層面的基本内容為我們協調處理個人與國家、個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确立了價值依據和價值标準,事實上也明确了新時期“德”的科學内涵。對于這一點,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明确指出:“核心價值觀,其實就是一種德,既是個人的德,也是一種大德,就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融合了國家道德、社會道德和個人道德的三位一體、不可分割的道德體系,它既是新時期我們國家、社會和個人應崇尚的“德”、遵守的“德”,也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要立的“德”。
2. 高校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陣地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禮記•大學》) 如果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新時期的“德”,那麼高校就應當成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陣地、先行者和推動者;如果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那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首要之“道”。 面對世界範圍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形勢下價值觀較量的新态勢,面對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思想意識多元多樣多變的新特點,高校作為意識形态教育和社會價值引領的重要主體,是社會主義先進思想文化建設的主要陣地,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和建設中地位突出、使命光榮、責任重大。高校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态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對于促進青年學生的全面發展、引領中國社會的全面進步,對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曆史影響。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十次全國高等學校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所指出的那樣:“高校是教育培養青年人才的重要園地,也是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武裝青年的重要思想陣地。”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高校莊嚴的使命和義不容辭的責任。高校應自覺肩負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責任,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研究和教育的急先鋒,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和踐履的實幹家。
3.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中心工作
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魂。立德樹人就是要解決“辦什麼樣的大學、怎樣辦好大學,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問題。而“立什麼德、如何立德,樹什麼人、如何樹人”直接關系着對這一重大問題的正确回答。黨的十八大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明确了新時期“德”的内涵,實際上也指明了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中心工作。高校作為高端人才的培育者、科技創新的引領者、社會發展的推動者、優秀文化的傳承者、人文交流的先行者,要積極探索和創新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體制機制和方式方法,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切入點、突破口和落腳點。堅持抓好青年學生這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的重點群體,把好青年學生道德規範、思想品格和價值取向的發展态勢,扣好青年學生思想觀念的扣子,引好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路子。特别是要通過深入的理論闡釋與宣傳、持續的實踐養成教育,引導青年學生信奉和持守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道德價值目标,信奉和持守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道德價值取向,信奉和持守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個人道德價值準則;不斷加深青年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認同、價值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不斷增強青年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斷增強青年學生的價值判斷能力、價值選擇能力和價值塑造能力,不斷促使青年學生形成善良的道德意願和道德情感、正确的道德判斷和道德責任、自覺的道德實踐能力。從而使廣大青年學生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讓一代又一代年輕人成為實現我們民族夢想的正能量。
三、 高校在立德樹人全過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路徑選擇
立德樹人是中國特色教育事業的根本任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賦予高校的立德樹人以新内涵、新任務和新要求。高校要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工作高度重視、科學規劃、精心組織、加強領導,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育人之本、興校之基、辦學之魂,成為創建“雙一流”大學的深厚文化内涵和鮮明發展特色。
1. 突出理論引領, 深入闡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内涵和實踐要求
進行理論研究、宣傳和教育是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獨特優勢和重要抓手。做好理論引領,是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首要工作。一要發揮高校的科學研究優勢。 現在大多數高校都擁有一支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和研究隊伍,要充分信任和發揮這些領域的專家學者的研究專長和優勢,支持和引導廣大專家學者深入闡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曆史源流、時代背景、現實意義、豐富内涵和實踐要求,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厚實的學理支撐。二要發揮高校的宣傳教育特長。高校既有從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教師隊伍,又有從事意識形态宣傳教育工作的專業人才。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渠道和核心課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精心組織、認真講授、悉心指導,深入淺出地講清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理論知識,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理念入腦入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高校意識形态宣傳教育工作者要占領和拓展宣傳教育陣地,擴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學校各層面、各領域的覆蓋面和影響力,特别是要發揮網絡新媒體的優勢,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能量直達學生的日常生活,引導青年學生在複雜的社會環境和多元的社會思潮中明辨是非、崇德修身。
2. 強化實踐養成,着力引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活動和踐行行動
知行統一是教育的追求,知是前提,行是關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一種價值觀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實踐是檢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效果的唯一标尺。這也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講:“道不可坐論,德不可空談。于實處用力,從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價值觀才能内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高校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要重點抓好實踐養成這一關鍵環節。高校要通過豐富多彩的培育活動和形式多樣的踐行行動,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理念日常化、具體化、形象化、生活化,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青年學生日常的行為準則,進而形成自覺奉行的信念。一要把思想政治理論課内容延伸到學生的日常生活,讓教育内容接地氣、有生氣,能夠指導和幫助學生認識和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疑惑和問題;二要把顯性知識隐化到學生的集體活動中,有目的、有策略、有意義地設計和組織學生的集體活動,讓學生通過參與集體活動受到價值觀念的熏染,得到道德規範的教化;三要把理論研習拓展到校外實踐課程,完善實踐課程體系,開發實踐活動和實踐基地,讓學生走出校園、進入社會,去感受和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力量。
3. 開展文化熏陶,全面營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弘揚氛圍和知行常态
大學文化在引導人、培養人、塑造人的過程中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是引導和激勵青年學生積極向上、奮發有為的一面旗幟。 高校立德樹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靈魂和綱領,全面營造弘揚、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良好氛圍和态勢。一要發揮校園文化的熏陶作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校園文化建設,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打造校園文化品牌活動,激勵學生崇德向善、見賢思齊,鼓勵全校師生積善成德、明德惟馨,培育知榮辱、講正氣、作奉獻、促和諧的良好風尚。二要發揮優秀傳統文化的涵育作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高校一方面要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的學習、宣傳和教育,另一方面也要挖掘高校自身的優良傳統,利用學校曆史、校訓文化、大師風範來教育學生尊重曆史、尊重傳統、愛校愛黨愛國。三要發揮師德文化的感染作用。“老師是學生道德修養的鏡子。”師德對學生道德觀、價值觀的形成極為重要。高校要加強師德建設,每一位教師都要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踐行者,以高尚的師德文化感染學生、教化學生。四要發揮先進網絡文化的帶動作用。網絡文化對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塑造有着突出的作用,高校要積極引導和管控校園網絡輿論,打造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網絡媒體陣地,為青年學生開創清朗的網絡空間,傳播主流價值觀。
4. 夯實制度保障,确保踐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政策環境和制度支撐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除了要發揮理論教育的涵養作用以及實踐行為的塑造作用外,還需要建立健全相關制度,發揮制度機制的剛性約束作用。 一要用制度形式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到高校的發展規劃中,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高校改革發展必須遵循的價值理念,形成有利于弘揚、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導向機制、熔煉體系與工作隊伍。二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建構高校治理模式的重要遵循,融入高校治理的制度建設和實際工作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内化為高校興教辦學、治校理政的價值遵循,形成科學有效的權益保障機制、利益協調機制、矛盾調處機制,完善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強化各級規章制度的實施力度,使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行為得到鼓勵、違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行為受到制約與懲處。三要做好思想政治理論課落實立德樹人任務、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制度安排。通過制度安排,積極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四要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制度。 積極推動學校各級宣傳部門、團學組織、社團組織、校園傳播媒介等多部門、多渠道,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各類實踐課程、文體活動,通過精彩的故事、鮮活的語言、豐滿的人物、活潑的形式傳遞真善美,傳遞積極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
5.加強組織建設,健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強基固本的靈魂工程。高校是弘揚、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陣地,青年學生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點人群。高校理應高度重視,以久久為功的韌勁和耐心,保持這項大工程、大戰略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一要完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高校黨委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提上重要議事日程,納入學校改革發展規劃,深入研究中央精神,堅決落實黨中央的要求,密切聯系學校實際,及時解決工作困難,加強組織領導和工作指導,建立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分工合作、協調運行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二要建立健全工作責任制。高校各相關部門和組織要履好職、盡好責,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作為分内之事、分内之責,發揮各自優勢,加強協同配合,形成同向、同行的強大正效應。三要加強督促檢查。高校各相關部門和組織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工作納入工作業績考核評價體系,建立可靠的評價體系,制定具體可行的考評辦法,定期對主要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進行督促檢查,以保證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戰略任務得到有效的貫徹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