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下午,受伟德官网手机版伟德官网手机版誠邀,“中央馬工程”首席專家、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萬人工程”)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入選者、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入選者,中國人民大學劉建軍教授做客雲端,為全國伟德官网手机版及從事相關學科學習研究的近300名師生帶來題為《關于共産主義信仰的幾個問題》的專題報告。
報告一開始,圍繞“共産主義信仰的由來”這一主題,劉建軍教授分析了共産主義信仰、馬克思主義信仰與人民主義信仰的異同,講述了共産主義信仰與馬克思主義信仰的關系,他認為,共産主義信仰這一概念内涵非常豐富,從狹義上來講,共産主義信仰小于馬克思主義信仰,在馬克思主義的三大組成部分中,共産主義信仰屬于科學社會主義這一範疇;從中義上來講,共産主義信仰等于馬克思主義信仰,共産主義信仰即我們在普遍意義上所講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從廣義上來講,共産主義信仰大于馬克思主義信仰,共産主義信仰存在于馬克思主義信仰之外和馬克思主義産生之前,馬克思主義信仰是一種科學的共産主義信仰。緊接着,劉教授講述了共産主義信仰的曆史淵源,劉教授講到:共産主義理想信念可以追溯到文明社會的源頭時期,共産主義信仰最初孕育是在原始共産主義社會,每一個人心中都有共産主義信仰的種子,原始社會瓦解之後,共産主義原則就卷曲變小進入了家庭等社會的局部之中,隻要家庭存在,共産主義的因素就會存在。
接着,劉建軍教授從社會曆史演進的視角闡述了人類追求共産主義信仰的五個曆史過程。第一階段是對原始共産主義的回憶,人類走出原始社會,進入階級社會,對階級的分裂與對立感到不适,便産生了對原始共産主義社會的向往,這是人類第一次對共産主義的追求。第二階段是對天國共産主義的幻想,随着人類文明的發展,人們的情感和信仰寄托于宗教,寄托于天國。第三階段是對邊緣共産主義的想象,在文明社會的邊緣,比如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無處尋覓的大洋孤島等地找尋理想的境界。第四階段是對中心共産主義的夢想,随着資本主義的不斷發展,共産主義走向西歐等資本主義的文明中心,空想社會主義者聖西門、歐文、傅立葉為實現共産主義理想作出了種種的設想與嘗試。第五階段是對現實共産主義的追求和未來共産主義的展望,也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共産主義信仰擺脫了虛幻的不成形的理想狀态,有了科學的理論基礎。
其後,劉建軍教授剖析了共産主義信仰的基本内容,即唯物主義的世界圖景、共産主義的遠大理想、人民至上的根本信念以及自由全面的人生追求,重點結合現實就人民至上的根本信念作了突出闡釋,最後提出共産主義信仰的體系由這四個方面構成,其中共産主義遠大理想和人民至上根本信念是共産主義信仰體系的兩個焦點,兩個焦點同等重要并且相互支撐,這兩個焦點的結合即共産主義信仰的精髓。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中共共産黨黨章》中所述:“中國共産黨員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惜犧牲個人的一切,為實現共産主義奮鬥終身。”
報告結束後,伟德官网手机版伟德官网手机版李春晖院長做總結發言,李春晖院長首先對劉建軍教授的雲端做客表示誠摯的感謝,她表示,“劉建軍教授的講座深入淺出、生動活潑,既闡述了共産主義信仰的曆史淵源和發展過程,又分析了共産主義信仰的基本内容和體系結構,整個講座視野開闊、知識淵博、富有創意。”聽完劉教授的講座後,衆多師生紛紛感歎,從此次講座對何為首席,為何首席的疑問找到了答案,大家表示受益匪淺。


